中國音樂學院劉德海音樂藝術周新聞發布會舉行
中國音樂學院以國學為根基,建立中國獨立自主的音樂教育體系;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目的,開拓藝術教育探索與創新之路。中國音樂學院即將舉行的“劉德海音樂藝術周”以及中國樂派交響樂團中國樂派作品系列展演活動,將以恢弘的氣魄、精心的設計、精品的呈現,運用音樂表現手法向社會展現中國音樂學院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彰顯學校改革發展建設成果。中國音樂學院將與全國業界同仁一同為推動中國音樂的時代創新發展,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貢獻力量。
2020年12月25日上午10:00,中國音樂學院舉行“劉德海音樂藝術周”“中國樂派交響樂團中國樂派作品系列展演活動”新聞發布會,宣布中國音樂學院將于2021年舉辦一系列音樂藝術活動。中國音樂學院校長、中國樂派交響樂團藝術總監王黎光教授,中國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中國樂派交響樂團首席指揮邵恩教授,琵琶表演藝術家、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楊靖教授出席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中國音樂學院研究生院院長、中國樂派高精尖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王萃教授主持。
中國自古被稱為“禮樂之邦”,擁有歷史悠久且豐富絢爛的傳統器樂及聲樂藝術文化。中國音樂學院素有“中國音樂家的搖籃”“中國音樂的殿堂”的美譽,自1964年建校以來,始終肩負著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音樂藝術的任務與使命。進入新時代,學校提出“承國學、揚國韻、育國器、強國音”辦學理念,倡導和建設“中國樂派”,已經發展成為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全球音樂教育聯盟秘書處學校。
2021年,為多維展示中國音樂學院在中國器樂教育傳承以及中國樂派作品創作發展中的深厚底蘊與當代貢獻,以及在構建“中國樂派”與中國音樂教育體系和建設“雙一流”與“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過程中的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歷史擔當,中國音樂學院將隆重舉辦“劉德海音樂藝術周”并推出中國樂派交響樂團中國樂派作品系列展演活動。
“劉德海音樂藝術周”系列活動計劃于2021年4月舉行,將以琵琶藝術為主題展示中國傳統器樂藝術,旨在緬懷于2020年4月辭世的國寶級琵琶表演藝術家、教育家,中國音樂學院原副院長、原國樂系主任劉德海先生。中國音樂學院將邀請全國藝術高校和藝術院團的琵琶界同仁,舉辦三場不同形式的音樂會,同時邀請海內外作曲家、理論家和業界專家,召開“劉德海琵琶藝術研討會”,以紀念劉德海先生在演奏藝術、音樂創作、教書育人、理論研究諸方面的杰出貢獻,展現其對中國器樂藝術繼承和發展的深刻思考與多維度實踐,并全方位凸顯中國音樂學院在中國器樂專業建設發展中的引領示范作用。
中國樂派交響樂團中國樂派作品系列展演活動將率先由2020年12月28日在國家大劇院舉辦的“2021中國樂派交響樂團新年音樂會”拉開帷幕。屆時將演出《憶秦娥·婁山關》《天使告訴我》《d小調第九交響曲》等中外經典曲目。中國樂派交響樂團還將于2021年全年展演杜鳴心的《紅色娘子軍》組曲、瞿希賢的《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施萬春的《人民萬歲》、林德虹的《思》、陳培勛的《心潮逐浪高》以及中國音樂學院金平教授創作的交響樂作品《筑夢》等眾多優秀中國樂派作品。系列展演活動以謳歌偉大中國共產黨,描繪時代精神圖譜,贊頌中華民族新時代、新史詩為宏大背景,用音樂的形式展現十四億中國人民實現百年夢想建成小康社會的美好生活。
中國音樂學院以國學為根基,建立中國獨立自主的音樂教育體系;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目的,開拓藝術教育探索與創新之路。中國音樂學院即將舉行的“劉德海音樂藝術周”以及中國樂派交響樂團中國樂派作品系列展演活動,將以恢弘的氣魄、精心的設計、精品的呈現,運用音樂表現手法向社會展現中國音樂學院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彰顯學校改革發展建設成果。中國音樂學院將與全國業界同仁一同為推動中國音樂的時代創新發展,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貢獻力量。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